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

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四个方面的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判断是哪个方面的保护首先看实施保护的主体,在这里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实时保护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而且这里针对的是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所以是司法保护,答案选D。
举一反三
4月4日,党和国家******、李***、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属于
A.法律要求做的B.法律禁止做的C.法律鼓励做的D.宪法不提倡做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材料一: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谣”相继落网,一批散布、传播谣言的互联网站被依法查处。
材料二: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3.2亿,而在青少年犯罪中,70%以上受到网上不健康内容的影响。为贯彻落实******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全国百家网站共同实施了“绿色网络 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共同发出“建设绿色互联网、弘扬青春正能量”的倡议。

(1)材料二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属于社会主义              建设的举措。 
(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防范网络谣言的侵害,保护自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以下符合“正能量”要求的是:
①同学打架,我围观 ②乱扔垃圾,我制止
③社会公德,我遵守 ④公益活动,我参加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家餐馆打工的18岁的小军工作了半年多,老板仅支付了前两个月的工资,剩下四个多月的工资6000元不仅没了着落,老板还将小军无理解雇;后来当小军回餐馆取自己的东西时,偶然看见老板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愤怒之余他从老板衣服口袋中取出了4500块钱后离开……小军的行为属于
A.犯罪行为B.一般违法行为
C.没有违反社会道德D.严重不良行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六岁的小斌整天闷闷不乐、乱发脾气、不与人交往,经常逃学、泡网吧、玩暴力游戏、小偷小摸,后因盗窃被拘役。以上材料揭示的道理是
A.严重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B.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防范和法律意识
C.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D.严重不良行为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