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达4.5亿人,每年发送短3500亿条,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手机输入法使用的是国外技术,我国每生产一台手机,就要向外

材料一: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达4.5亿人,每年发送短3500亿条,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手机输入法使用的是国外技术,我国每生产一台手机,就要向外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达4.5亿人,每年发送短3500亿条,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手机输入法使用的是国外技术,我国每生产一台手机,就要向外国公司支付0.3美元的汉字输入技术专利费。为此,我们每年要支付超过7.8亿元人民币的技术专利费。
材料二: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去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同时,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理解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2)你认为,作为一名享受上述免费的学生,应该怎样做?
                                                                                                                                                                
                                                                                                                                                                
答案
(1)①材料一说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如答“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等可酌情赋分);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②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己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及其创新要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科技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创新。
(2)作为一名享受上述免费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发展,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珍惜学习的机会,认真履行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认真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举一反三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学技术,科技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优势,谁就能在科技上占领制高点。发展科技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造就大批杰出人才。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重视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2)温总理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30年勤学,150项革新,最终诞生了节省15.8秒,创造1600万元的门式吊车操作技术。”这就是一名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当代中国工人、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孔祥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只有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人才 
②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③理想的实现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当前,国际竞争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其归根到底是

[     ]

A、教育、人才的竞争   
B、科技的竞争
C、军事的竞争  
D、经济的竞争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指出:从2005年起,免除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00万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这一政策的实施主要体现了

[     ]

A、社会的责任 
B、国家的责任 
C、学校的责任 
D、家庭的责任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首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未来30年,中国预计净增约2亿人。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85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仅为545人。
材料二: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还指出,今年全国财政要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在全国农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
材料三: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莫基。而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哪些国情?根据这一国情我国实施了什么基本国策和重大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在全国农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哪一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启示我们,今天怎样做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新疆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