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5—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

2011年10月15—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10月15—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十七大以来,文化命题首次成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请回答: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分)
答案
(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对外文化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3)、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
(5)、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解析
本题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又要关注社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广东音乐、粤剧、粤绣、端砚制作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先后被确定为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0月1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也正式施行。
(1)这些法规的实施,体现了法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作用。
(2)从弘扬中华文化的角度,简要回答我国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春节年年过,岁岁各不同。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寒假期间开展“感受龙年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全球关注“中国龙”
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同学们了解到: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三个方面,3分)
材料二:不一样的年味儿
同学们了解到: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除了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会儿热闹了一下,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年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却没减?(4分)
材料三:微博热议春节游
到异地过年,感受不一样的年俗、年味,成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过年方式。同学们发现春节旅游服务质量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春节游遭遇“天价海鲜”(吃了一顿“海鲜”,被餐馆索要3万元)的经历,相关地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诚邀网民建言献策,网民们对此纷纷提出建议。
(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事件的认识。(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比如有:昆曲、书法、古琴艺术、《格萨尔》史诗、广东粤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等。这说明
A.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C.要凸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就要保持其独特性
D.中华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就在于我们能求同存异,包容其他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⑴[时事点击]请你用《时事》知识回答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4分)
⑵[回归教材]为什么我国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4分)
⑶[落实行动]“建设文化强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法国艺术家瓦尔达《阿涅斯的海滩在中国》作品展于2012年4月14日在湖北美术馆开幕,由此正式拉开了“中法文化之春”武汉站系列活动帷幕。作为上世纪50年代末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人物,阿涅斯·瓦尔达1957年应中国政府邀请,首次来到中国并拍摄了一系列摄影作品。时隔55年,这些“沉睡”了半个世纪的精彩摄影作品再次回到中国。“中法文化之春”活动为两地民众提供了互相了解、深刻交往的平台。作为此次文化交流的另一重磅内容,法国及中国音乐家还将汇集在一起,为武汉民众带来近20场音乐盛会。
材料二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国家的责任,关系着民族的利益。传统文化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一样,是一种国家资源。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不仅表现在大量的典籍文化上,也大量地表现在民族民间文化上。实际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其传统文化的最终体现,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法文化之春”活动表明了什么?(2分)(写出两点即可)
(2)请你说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1分)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2分)
(3)在当今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里,我们应怎样守护好、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3分)(写出两点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