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问题。(1)①、②、③为同一条河流干流形成的三个谷地,该河流的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2)简要说明该区域

(12分)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问题。(1)①、②、③为同一条河流干流形成的三个谷地,该河流的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2)简要说明该区域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12分)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为同一条河流干流形成的三个谷地,该河流的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
(2)简要说明该区域形成图示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3)图示区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简要分析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4)该地居民主要分布在山脉西侧山麓地区。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
(5)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目前正兴起水电开发热潮,但不少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你持何种意见?请简述理由。
答案
(1)由西北流向东南(2分)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2分)
(3)该地区纬度较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2分)
(4)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气候湿润,多牧场;位于河流左岸,泥沙沉积,土层深厚。(2分)
(5)赞成:水电开发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反对: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水库建设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移民安置难度大。(赞成与反对意见都可,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Q(45°N,130°E)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地方时)看到太阳刚好被山顶p遮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Q地观测到现象可信的是
A.冬小麦长势良好B.附近河流处于汛期
C.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D.水热条件极佳
小题2:若观测者从Q地沿图上虚线步行至P,那么观测者步行的距离约为
A.0.5千米B.0.6千米
C.0.7千米D.0.8千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及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④地中,②地农作物长势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低,热量充足B.地势较高,光照充足
C.土层较厚,土壤肥沃D.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
小题2:下列四地中地下水埋藏最浅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为了获取更多的地下水资源,当地人们在打井时,先向下打竖井,再改为横向打水平井,水平井的走向应该是
A.平行于等高线B.垂直于等高线
C.平行于地下水等水位线D.垂直于地下水等水位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地理学家把东部的四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合并为一个自然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四个地区合并为一个自然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完全属于太平洋流域B.地形都为平原
C.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D.都强烈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小题2: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风是大地的唯一“雕刻大师”
B.青藏高原区冰川是大地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C.西北干旱区水是景观的唯一“构建者”
D.秦岭是三大自然区的重要分界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37分)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7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 mC.60 mD.65 m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A.15米B.40米C.65米D.90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