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列材料。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

(22分)阅读下列材料。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访全面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四国的双边关系,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推动上合组织健康务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甲、乙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中国已成为甲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6分)
(3)乙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被誉为“白金之国”。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乙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8分)
答案

(1)(8分) B>A (2分) ;原因:A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B地地处迎风坡,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较多降水。(6分)
(2)(6分)甲国是我国陆上邻国,边境漫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我国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欧亚大陆桥连接两国,交通便捷;甲国油气资源丰富,我国能源需求缺口大,合作前景广阔。(答出其中3点即给6分)
(3)(8分)乙国深居内陆,气候干旱(2分),扩大棉花种植,大量引河水灌溉,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荒漠化加剧(2分);同时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盐碱化加剧(2分);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B地的降水量大于A地,因A地和B地都位于内陆地区,但是从等高线地图分析,B地处在迎风坡,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较多降水。
(2)从地理位置分析,甲国是我国陆上邻国,边境漫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从资源分布和消费分析,甲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资源储量丰富,但消费少,我国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且资源的消费量大,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从交通条件分析,欧亚大陆桥连接两国,交通便捷;从能源分布和需求分析,甲国油气资源丰富,我国能源需求缺口大,合作前景广阔。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得知,自然环境某一自然因素发生变化,其它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因乙国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而扩大棉花种植,大量引河水灌溉,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会使植被发生变化,荒漠化加剧;引水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使土壤的盐碱化加剧;注入湖中河流水量的减少,会使湖泊萎缩;湖泊面积的萎缩,还会使此地的气候恶化。
举一反三
流域内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
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
小题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
A.S1B.S2 C.S3D.S4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8分)阅读亚洲某区域等压线图(锋面系统中暖气团的水汽含量丰富),回答问题。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上海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1)和风(F2)的方向。(2分)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2分)
(3)描述未来几天东京的天气变化过程。(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四幅等降水量线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A.北半球、近地面B.北半球、高空
C.南半球、近地面D.南半球、高空
小题2:若该地位于上海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阴雨连绵D.炎热干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A.3条B.4条C.5条D.6条
小题2: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B.海沟C.海盆D.大陆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