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B.低压中心,4~5月
C.锋面,6~7月D.反气旋,7~8月
小题2: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的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小题3: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其发生时间是6~7月,北方的冷气团和南方的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因两者势均力敌,锋面在此徘徊。故选C。
小题2:读图可知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呈正相关的地区所占比重大;在图中的西北部的相关系数是0.15,而最小值是0;而正相关最大值是0.25以上,出现在东北部。故选D。
小题3:江淮地区梅雨强度成正相关的地区大,负相关的地区小;漠河地区在北极圈以南,没有极昼现象;太阳黑子数最大时,耀斑爆发强度也达最大;而地球的电离层受到的干扰大,所以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故选B。
举一反三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小题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某一地区同时出现某一物候现象的各点的连线简称为等物候线。读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图(图中数字代表开花日期)。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我国东部刺槐始花期分布规律及影响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推移—-—气温B.东部早于西部—-—降水
C.由南向北推移—-—光照D.西部早于东部—-—湿度
小题2:成都、重庆等地较同纬度沿海地区始花期提前半个月左右,原因是
A.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年较差大B.地处四川盆地,积温多,气温高
C.地处四川盆地,空气湿度大D.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日较差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降水多
B.②处长期受锋面影响,降水多
C.③处因地势较低,故降水较周边地区少
D.④处为河谷地形,故等降水量线向北凸
小题2:若图中等值线为等太阳辐射量线,则图中四地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沿线最适宜的农业布局是
A.生态林~茶园~小麦地~水产养殖
B.生态林~橘园~水稻地~水产养殖
C.用材林~橡胶园~水稻地~水产养殖
D.用材林~橘园~小麦地~水产养殖
小题2:形成图3中扇形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A.沉积作用,1月B.搬运作用,4月
C.沉积作用,7月 D.搬运作用,10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