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 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地B.② 地C.③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 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地B.② 地C.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
A.①地B.② 地C.③地D.④地
小题2: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C.季风D.洋流
小题3: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图中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实线表示水平衡,虚线表示年降水量,根据材料所述,水平衡是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的差值,正值表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负值表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①地降水量2000mm,水平衡量400mm,说明蒸发量是1600mm。同理可算出②降水量1000mm,水平衡量-400mm,地蒸发量为1600mm。③地蒸发量为2200mm,④地蒸发量为1600mm。所以最大的是③地,C对。A、B、D错。
小题2:读图,①②两地位于南亚印度半岛西部,①位于西高止山的西部,是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②位于西高止山的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最主要的水平衡差异因素是地形,A对。影响两地的纬度,季风、洋流相近,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小题3:热带雨林带地区要求降水多,水分盈余量大,图中四地水平衡为正值,且数值大的,代表盈余量大,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①、④两地盈余量大,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C对。②、③两地水平衡量为负值,说明水分没有盈余,气候干旱,不可能有雨林存在,A、B、D错。
举一反三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
A.2900<R<3000B.3400<R<3500
C.3900<R<4000D.4400<R<45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小题2: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7日洪水水位最高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③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  )
A.地转偏向力B.水温特征 C.盛行风向D.陆地轮廓
小题2:导致图中①处等温线分布比②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  )
A.①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B.①处寒流流经
C.②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D.②处暖流流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西南地区晴天出现频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图可知,晴天出现频率年变化最大的是(   ) 
A.横断山区B.四川盆地
C.湘西北地区D.黔东北地区
小题2:①地7月晴天出现频率 (   )
A.小于等于20B.大于20,小于25
C.大于15,小于20D.大于20,小于40
小题3: ②地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B.冷空气控制下,水汽较丰富
C.受西南季风影响,云量较多D.受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扩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东部B.四川盆地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小题2: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B.受准静止锋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