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小题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冬季,甲形成冷高压,即亚洲高压,其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气压中心并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①地形成西北季风,②地形成东北季风。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形成的。由于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东北季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越过赤道,偏转成③地的西北季风,故该地季风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夏季,在丙地形成热低压,即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气压中心并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④地在印度低压与夏威夷高压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故该地的东南季风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形成的。7月南半球的冬季,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⑥地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故其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由于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⑤地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故该地的西南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 故7选C。 小题2:略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的相关知识。 |
举一反三
该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小题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 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 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 小题3: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0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
|
该图中的箭头表示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数码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高压中心 | B.②为低压中心 | C.③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 D.④为槽线 | 小题2:如果只考虑热力原因,图中各数码的近地面对应点叙述正确的是A.①近地面对应点天气阴雨 | B.②近地面对应点气温较低 | C.③近地面对应点可能出现冷锋天气 | D.⑤近地面对应点吹偏南风 |
|
该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此图以小时为单位)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流域内,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A.地形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 B.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 C.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 D.f4地段流速最快 | 小题2: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a′ | B.人类对环节b影响很小 | C.人类对环节c影响最大 | D.d的数量大小与a无关 |
|
读该图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 小题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界面 | D.软流层中部 | 小题3: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该图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图1)和7月(图2)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东部 | B.四川盆地 |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 小题2: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 B.受准静止锋影响 |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