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回答4—5题。小题1:图中甲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小题2:图中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回答4—5题。小题1:图中甲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小题2:图中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回答4—5题。

小题1:图中甲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
小题2:图中乙地在资源利用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
B.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沙漠化
C.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D.乱砍森林,破坏植被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潜水位的分布与地势分布一致,径流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流向低处。
小题2:根据图示乙地的等值线分布原则: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图示乙地等潜水位线低于周围,判断可能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
举一反三
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其中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2分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4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10回答20—21题。

小题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小题2:与图中几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小题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A.-2℃,400mmB.8 ℃,600mmC.0℃,800mmD.4 ℃,1200mm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