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年(即汉平河平元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这种太阳活动为(     )A.耀斑B.黑子C.日

公元前28年(即汉平河平元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这种太阳活动为(     )A.耀斑B.黑子C.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公元前28年(即汉平河平元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这种太阳活动为(     )
A.耀斑B.黑子C.日珥D.太阳风
小题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部
小题3:这种活动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9年B.10年C.11年D.12年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小题1:材料反映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
小题2: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
小题3:黑子活动周期约11年。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
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时间16:05爆发一次X7.0级的软X射线耀斑,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波吸收增加,对短波通信会产生严重影响,预计该影响会持续半小时左右。
小题1: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A.1年B.11年C.76年D.60年
小题2:材料一中,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
小题3:材料一中,观测到一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
小题4:材料二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
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B.使地球极昼极夜现象范围扩大
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2)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据报道, 2010 年太阳活动出现又一个最活跃期,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主要包括色球层的黑子和光球层的耀斑
B.耀斑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增强,黑子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减弱
C.2010 年 6 月下旬是北极附近观察极光的最佳时间
D.2010 年出现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层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黑子——光球B.耀斑——色球C.太阳风——日冕D.黑子——色球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
B.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
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