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º42´N、12º36´E)正式开幕。开幕时的当地时间为A.12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º42´N、12º36´E)正式开幕。开幕时的当地时间为A.12月7日1时40分 | B.12月7日10时40分 | C.12月6日10时40分 | D.12月8日1时40分 |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哥本哈根(55º42´N、12º36´E)位于东1区,北京位于东8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时哥本哈根时间是12月7日10时40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掌握时间换算的一般步骤即可轻松作答。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
举一反三
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的更替 | B.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向 | 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D.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 |
|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
某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设计了太阳能热水器,如图。
为了使太阳能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要经常调节滑动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如果把该热水器放在地球的极点,在一年中,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A.0° | B.23°26′ | C.46°52′ | D.66°34′或90° |
|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专用码头,搭载着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员启程奔赴南极。11月22日考察船驶离位于南极西部的长城站,奔赴位于南极东部的中山站,执行新一阶段的考察任务。读图回答:(11分)
1. 图中甲、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能正确表示西风漂流方向的是 。 2. 图中所示的是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考察站是__________________,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___方向。 3. 极地地区是研究极光的最好场所(尤其在极夜时期)。我国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 极夜时间最长的是 站。 4. 为了研究南极地区对流层顶的大气状况,科考人员在中山站释放了一个气球,该探空气球释放后到达的对流层顶高度比上海地区要低,这是什么原因? 。 5. 从2009年10月11日“雪龙”号驶离上海到11月22日考察船驶离长城站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此时上海的白昼比北京____(长,短),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______(大,小)。 6. 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一事实为地壳运动的“_______________”学说提供了佐证。 |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10月31日24时完美落幕,此时位于零时区的伦敦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