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分别表示地球上M.N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冬至日、春秋分日和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各题。小题1:图中M纬线和N纬线的纬度分别是A.20°N

a、b、c分别表示地球上M.N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冬至日、春秋分日和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各题。小题1:图中M纬线和N纬线的纬度分别是A.20°N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a、b、c分别表示地球上M.N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冬至日、春秋分日和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M纬线和N纬线的纬度分别是
A.20°N与10°N
B.20°N与30°N
C.0°N与10°S
D.20°S与10°S
小题2:M纬线和N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分别为Hm和Hn,2011年清明节这一天
A.Hm大于Hn
B.Hm小于Hn
C.Hm等于Hn
D.Hm和Hn恰好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a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M地正午太阳高度大,接近90°,N地太阳高度小,但不是最下,说明MN位于南半球。根据春分日,M正午太阳高度为70°,N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判断M点的纬度20°S,N点纬度为10°S。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清明节太阳直射北半球,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则Hn大于Hm。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太阳直射的地方一定是
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C.气温最高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造成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自东12区进入西12区,时间应
A.加上一天B.减去一天C.不变D.看具体情况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2008年8月8日至24日,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8月8日20时开始。有关此日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广州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南极洲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D.北京当天的昼长大于广州的昼长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 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 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自转 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东向西自转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