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地球公转至甲处,此时北半球正处于____(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____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地球公转至甲处,此时北半球正处于____(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地球公转至甲处,此时北半球正处于____(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南极、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时针转,放大图中弧线AC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______。
(4分)
(2)地球公转至甲处,甲处放大图中A、B、C三点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地球由甲公转至乙处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快、慢),广州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__(长、短)。(3分)
(3)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E点的白昼长为________小时,D点的日落时刻为__________。
(2分)
(4)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D、E、F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若图中F的纬度为75°N,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___ ,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3分)
答案
(1)7月   北极    逆    晨昏线(昏线)(4分)
(2)CAB    快    短(3分)
(3)12     16:00(2分)
(4)EDF     15°S      75°(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乙处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而甲处则北极地区应出现极昼现象,即图示应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故判断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即7月附近。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C弧线,则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2)甲图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北昼越长。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经过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从甲7月初到乙1月初,则公转速度逐渐加快。7月初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3)图示E点位于赤道上,终年昼长12小时,D点位于昏线上,此时为日落时间,根据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的地方时为18点,可计算D点的地方时为16时,即D点16时日落。(4)图示乙地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D、E、F三地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的大小可判断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图示F点所在位于与晨昏线相切,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互余,故可计算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5°S。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距离),可直接计算。
点评:本题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晨昏线图示判断二分二至日位置,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分布、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读图训练和方法归纳。
举一反三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主要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B.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
C.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模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目前已经有酒泉(北纬40.965371°N,东经100.283658°E)、太原(38.1°N,111.5°E)、西昌(28. 2°N,102°E)3个卫星发射基地,文昌(19.3°N,109.8°E)卫星发射基地正在建设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回答题。
  
小题1:“实践九号”发射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是
A.10月13日3时25分B.10月14日19时25分
C.10月14日3时25分D.10月13日19时25分
小题2:下列不包括“实践九号”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小题3:“实践九号”发射当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
小题4:“实践九号”发射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大致位于左图中的
A.甲乙段B.乙丙段C.丙丁段D.丁甲段
小题5:“实践九号”发射当日,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
小题6:“实践九号”发射当日,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夜晚最长的是
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春分日和秋分日,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有何共同特点?(2分)
(2)四个地点中,哪一个位于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
(3) 四个地点中,哪一个位于极圈以内?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
(4)请将这四个地点的纬度按由北到南的顺序排列:                    。(2分)
(5)若C点11月16日的昼长为14小时,则D点此时昼长大约为         小时。(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所覆盖)。完成小题。

小题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弧线是昏线,BC弧线是晨线。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 N,116° E)。图示时刻,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是
A.5时16分,5时
B.10时44分,11时
C.23时16分,23时
D.16时44分,17时0时44分,11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