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每空1分):(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2)此时太阳直射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右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每空1分):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3)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甲点的昼长为 时,极夜的范围是 ; (4)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 ,北京时间为 ; (5)这一天后,太原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变小) ,昼长将(变长、变短) 。 |
答案
(1)夏至 (2)23.50N 1500E (3)昼短夜长 0 66.50S及以南地区(4)12时 10时 (5)变小 变短 |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2)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所在经线,即乙地所在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结合90°E的位置,判断其经度为150°E。(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甲地出现极夜,昼长为0;图示南极圈及以南出现极夜。(4)图示乙地位置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150°E,故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0时。(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故太原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昼长逐渐变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判读的常规性考点,适宜高一使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晨昏线、正午12时、经度分布等基本信息,进而判断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并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此类常规考点,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加强对地球运动基本规律的归纳。 |
举一反三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 )A.23小时56分4秒 | B.24小时 | C.1太阳日 | D.1回归年 |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若北京时间为某日凌晨3时,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11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东2区),火炬到达时当地的区时是( )A.前一日15时 | B.当日8时 | C.前一日22时 | D.当日9时 |
|
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A.23°26′N,20°W | B.23°26′N,160°E | C.23°26′S,20°W | D.23°26′S,160°E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