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点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它的位移与众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太阳直射点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它的位移与众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太阳直射点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它的位移与众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范围大小的因素是黄赤交角,图乙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XOFB.∠TOFC.∠FOND.∠TON
小题3:若∠XOF增大1°,则                    (  )
A.ST 、 S′T′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
B.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
D.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甲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可知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③处。故选C。

小题2:要知道黄赤交角为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图中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所以∠MOE′或∠FON应为黄赤交角。故选C。
小题3:∠XON是地轴与赤道的交角,为90°,不会变化;EF是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的最北范围,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增大;ST是北极圈,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减小;∠XOF是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与黄赤交角互余,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减小。若∠XOF增大1°,则黄赤交角减小1°。
A.ST 、 S′T′两纬线为南北极圈,它们的位置分别向两极移动,故A不对。
B.黄赤交角减小1°,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减小,故B不对。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距离变小,则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变短,故C不对。
D.南北回归线对应纬度变小,南北极圈对应纬度变大,则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故D正确。
点评:本题组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黄赤交角的特点: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和五带的范围。
(2)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南)纬度数。
(3)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举一反三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势平坦开阔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大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表为兖州(116.49°E,35.32°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表回答问题
日期
日出
日落
20日
05:32
18:51
21日
05:33
18:50
小题1:图中所示时间,兖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
A.昼短夜长且昼渐长B.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D.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小题2: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  )
A.2月B.4月C.8月D.10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2分)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1)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        。(2分)
(2)每年的          日期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中甲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与丙位置相比,甲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3分)
(3)图2中ab为晨昏线,请在该图中用绘出夜半球的范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兖州昼夜长短状况是              ,此后半年内兖州的昼长变化是                 ,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5分)
(4)此时图2中C点为    点钟,该日C点日出为   点钟。(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如果黄赤交角稍变小(  )
A.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
B.B表示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
C.A表示一个恒星日24小时
D.B表示一个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