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此时惠州昼夜长短情况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此时惠州昼夜长短情况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
是__________。
此时惠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
(4)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赤道(2分)  昼夜平分(2分)
小题2:a b c (2分)
小题3: b c d (2分)
小题4:d  a (2分)
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故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2: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长于夜,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为春分日到夏至日到秋分日。
小题3:昼夜长短变化看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夜逐渐变长,即昼长逐渐变短,为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的时段,为夏至日到秋分日到冬至日。
小题4:结合前述,北半球夜长于昼,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昼逐日变长,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从冬至到春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举一反三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在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这一天,图中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4)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问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的更替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海陆热力性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该图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  )
A.奥塞盖尔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D.凯尔盖朗
小题2: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
小题3: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太阳直射点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它的位移与众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范围大小的因素是黄赤交角,图乙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XOFB.∠TOFC.∠FOND.∠TON
小题3:若∠XOF增大1°,则                    (  )
A.ST 、 S′T′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
B.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
D.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势平坦开阔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大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