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题。小题1

如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题。小题1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如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该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小题2: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B.43°C.47°D.57°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则O点位于极圈以内。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说明北半球该地白昼时间变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O点位于北极圈与极点之间,O点纬度较高,当O点位于北极圈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以达到46°52′。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举一反三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北半球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曲线,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表示甲地的曲线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b—d时段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
C、南极科考的最佳时节               D、我国北方河流处于结冰期
8、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区
A、有极昼极夜                       B、虽无极昼极夜但有太阳直射
C、有太阳直射                       D、既无极昼极夜又无太阳直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为晨线和昏线顶点的纬度位置在某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当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少时,字母A、B数值大小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A数值不变,B数值发生变化      
B.A数值发生变化,B数值不变
C.A和B的数值均增大或减少
D.A和B的数值均不发生变化
小题2:从a至b时间段,下述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不断缩小
B.全球白昼范围不断扩大
C.全球(除赤道外)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不断扩大
D.高低纬度间的气温差不断扩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4中AB为赤道,CD弧度为90°,AD为晨昏线,D是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箭头表示自转方向,图示区域为2010年2月14日(春节)。读图回答7~8题。

小题1:若AC两侧日期不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北京时间为14日2时
D.我国都已进入农历新年
小题2:此季节,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大陆外围海冰面积较小
B.土耳其海峡表层海水自地中海流向黑海
C.长江口盐度等值线向外海凸出明显
D.松花江出现春汛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图1和图2,完成4~5题。

小题1:地球位于A点时,根据图2中昼夜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黄赤交角由23°26′变为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内范围增大,南极圈内范围减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
C.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A.4:00B.6:00C.15:00D.21:00
小题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B.5°NC.20°ND.23°26′N
小题3:地球上甲、乙两点之间的最短地面距离大约是
A.1665千米B.3330千米C.4440千米D.6660千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