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
小题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地。 
小题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小题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日   点。
小题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答案

小题1:经度180°、南纬23.5°;12月22日
小题2:乙
小题3: D
小题4:16小时;23日;04时
小题5: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的是北半球,北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通过计算可知,180o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期为12月22日。
小题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甲、乙、丙三地中,乙地纬度最低,变化幅度最小。
小题3: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都是23.5°×2=47°。
小题4:丙地是最后进入新的一天的,此时丙的地方时是8时,要经过16小时才能进入新的一天;此时,甲地的时间比丙地早着4小时,所以是23日4时。
小题5:丙地位于北纬30°、东经12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冬季,寒冷干燥。
举一反三
我国浙江省的温岭县是大陆上最早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的地方。该地区第一道曙光的时间可能出现在
A.5∶35 B.6∶32 C.4∶50D.5∶43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3~4题。

3.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 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 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4.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 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据图回答5~6题。

5.P点的纬度大致是
A.23.5°N    B.0°  C.66.5°N     D.40°N
6.若太阳位于a点时,国际标准时间是当日的4时16分,则P点的经度是
A.180°   B.116°E      C.20°W      D.160°E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相同。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9.据此可知R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东时区    B.东半球、西时区
C.西半球、西时区    D.西半球、东时区
10.与R城经度距离最近的海湾是
A.比斯开湾             B.几内亚湾
C.孟加拉湾             D.墨西哥湾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5m高处竖直向地面落下一个铅球M(如下图所示)。他们发现,铅球并不是竖直下落到 O点,而是大约偏移 O点 11.5mm。根据你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偏移方向
在实验中,物体落下的位置应发生向_______(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发生向_______(东、西)偏。
(2)偏移距离的大小
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移的距离应比在广东省_______(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______________。
(3)偏移的规律
根据(1)和(2)的结论,你发现物体竖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规律是_______。
(4)偏移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原因。试根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物体竖直运动偏移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