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小题。小题1:泉水补给区位于(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小题2:溶洞常形成于(    )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

读下图,完成小题。小题1:泉水补给区位于(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小题2:溶洞常形成于(    )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泉水补给区位于(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2:溶洞常形成于(    )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

答案

小题1: D    
小题2:A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地下水的构造和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正确识图是答好题的关键。
小题1:图中虚线表示地下水位,即自由水面,在乙附近的地下水属于承压水,在有断层处形成泉水,而补给靠潜水,即地势较高的丁处。
小题2: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溶洞常形成于沉积岩地区。
举一反三
关于内力与外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外力作用则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B.外力作用在地壳形态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C.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内力占优势,也可能是外力占优势
D.地形的变化总是先有内力的作用然后才有外力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非洲东部地区图,图中的符号代表何种地貌(    )
A.盆地B.裂谷C.褶皱山脉D.火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岩石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③类岩石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使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3)用图中代表岩石的序号完成岩石圈物质大循环,正确的表示方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⑤→②→③→④→⑤
C.⑤→①→④→③→⑤D.⑤→②→①→③→④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地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质和等高线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地发现三叶虫的化石,B地可能有恐龙化石吗?其理由是什么? 
(4)在C地能否有原始生物的化石?理由是什么?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