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下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下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教师演示了
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图A是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无断裂面,与板块运动无关,更不是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选C正确。
举一反三
当地时间11月19日19点51分(北京时间15点51分),图中所示地区东北部海域发生6.1级地震。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J1、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
A.55°E、60°EB.135°E、140°E
C.170°E、175°E D.170°W、165°W
小题2: 图中板块边界以西板块的名称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A.亚欧板块、移向东南B.印度洋板块、移向东南
C.亚欧板块、移向西北D.印度洋板块、移向西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图所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背斜成岭B.②③处地质构造为向斜
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D.②处比③处岩石坚硬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C.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 若图示河流长度为153千米,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 b 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甲可能是夏季风,不可能是台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相关要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图示时刻是北京昼长最短的那天12∶40取得的,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A.110°E, 30°NB.130°E, 60°N
C.110°E, 36°34′ND.115°E, 36°26′N
小题2: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甲岩可能是花岗岩
B.M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
C.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D.图示地区区域河流水补给给地下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