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由于地处板块的张裂处,地中海正在扩大B.②中的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C.③区域中的海洋是大洲的分界线D.④区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由于地处板块的张裂处,地中海正在扩大B.②中的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C.③区域中的海洋是大洲的分界线D.④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由于地处板块的张裂处,地中海正在扩大
B.②中的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
C.③区域中的海洋是大洲的分界线
D.④区域中地震、火山分布较广,人口稀少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东西半球的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判断,①处为板块张裂,其地理位置应位于南太平洋海域,A错误;②位于大西洋中脊,B错误;③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红海位置,属于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C项正确;④位于中南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但人口稠密,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东西半球的主要海陆分布,进而确定世界的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题

小题1:③所在的岛屿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此处常年受海浪的猛烈冲击     
B.此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
C.此处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
D.此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小题2:①②均在40°附近,但自然带却有明显的差异,它们所反映出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aB.bC.cD.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日本多地震是由于(       )
A.位于亚欧大陆与大西洋的接触带上B.位于亚欧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火山活动强烈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10分)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盖的岩石是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填“甲”或“乙”)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图17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后,国土资源部迅速组织国家和10余省的地质调查力量实施紧急排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地面调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汇总表

(1)此次地震位于中国                     地震带,是由于印度板块向      (方向)移动,与               板块相撞,推动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导致此处岩石圈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引发四川西部断裂带震动。
(2)此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            为主。分析当地这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选择填空)。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