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分布状况图(图8),图中与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读图回答题: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

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分布状况图(图8),图中与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读图回答题: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分布状况图(图8),图中与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读图回答题:

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可能有锋面气旋B.乙地为反气旋,昼夜温差大
C.甲为城市,乙为郊区D.甲地气压低,气温高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500百帕的高程,可以判断M处的高程低为低压,N处高程高为高压,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相反,因此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低压处可能有锋面气旋。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等压面弯曲形态: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
【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判读步骤
步骤1.判读气压的高低
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步骤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使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步骤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
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根据温压关系,判读出气温高低⇨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差异,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
步骤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日较差
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判读出天气状况(低压多阴雨天气,高压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小(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
举一反三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槽线西北端气压低于东南端,则槽线东北和西南的风向分别为
A.东南、西南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D.东北、东南
小题2:若槽线西北端气压高于东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D.干热风(焚风)天气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     )
A.台风、夏秋季节节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
C.寒潮、春秋季节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A.14时B.16时C.22时D.19时
小题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B.台风消失
C.台风中心经过D.台风停滞不前
小题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 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题。
小题1: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干旱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小题2:下图是“云娜”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四地中更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小题3: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①破坏性大 ②季节性强 ③可以缓解旱情 ④复合型特征明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4: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是因为
①水汽补给越来越少             ②地面摩擦力越来越大 
③由低压逐渐演变力高压         ④中心盛行的上升气流减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需。此是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题。
小题1: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
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
C.气旋过境D.台风过境
小题2: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隆冬季节B.盛夏季节
C.初春季节D.仲秋时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