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

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高考真题
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     ]
A、气候变暖、变***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
答案
1、C
2、B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技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下图)

1、图示黄河河段[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劳力资源 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优化产业结构
题型:多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一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1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1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表1

图1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某河段示意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①河流与图l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
    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1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2中的丙地上空邀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图3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2中丙地区大气与
    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