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C.地球自转偏向力D.盛行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 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 C.地球自转偏向力 | D.盛行风 |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海水运动。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
举一反三
读图完成12~14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城市中,过程④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小题2: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A.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B.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C.③洋流附近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 D.④洋流属于风海流,是东亚和北美太平洋间最佳航线 | 小题3: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
|
读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和浙桂运河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规划中的粤赣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西江 | B.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 C.大致沿京广线开凿 |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和水源,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 小题2:有关浙赣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把浙江的水调到江西,实现东水西调 | B.穿越南岭,有利于南岭地区矿产资源的外运 | C.打通浙赣间的山地阻隔,增加缩短两省交通距离 | D.沟通了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 |
|
图13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23~24题。
小题1: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A.C——海陆间循环 B.B——海陆间循环 C.B——陆地内循环 D.C——陆地内循环 小题2: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A.a——四川盆地地多夜雨 | B.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 C.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D.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
|
读“黄河主要支流年输沙量2004年统计表”,回答3~5题。
河段
| 支流
| 集水面积 (km2)
| 年径流量 (108m3)
| 年输沙量 (104t)
| ①
| 洮河
| 24 973
| 53.0
| 2 760
| 湟水
| 15 342
| 24.7
| 2 000
| ②
| 无定河
| 30 217
| 14.1
| 16 800
| 汾河
| 28 728
| 26.1
| 3 900
| ③
| 渭河
| 106 493
| 98.9
| 43 500
| 泾河
| 43 216
| 21.7
| 28 700
| ④
| 沁河
| 12 894
| 19.1
| 724
| 大汶河
| 8 264
| 16.3
| 195
| 小题1: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小题2: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改良盐碱地 | B.保持水土 | C.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 D.治理风沙 | 小题3: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 |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 | B.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 | 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 | 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