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各题。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项    目甲乙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7020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5401750农田

读下表,回答各题。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项    目甲乙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7020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5401750农田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读下表,回答各题。
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
项    目


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70
20
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540
1750
农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年)
446
1352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570
4000
小题1: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A.甲地水资源短缺B.乙地水资源丰富
C.甲地水资源利用率低D.乙地生产用水量高
小题2:乙省(自治区)应该                                  
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不足
小题3:全球气候变暖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在野外淡水更为紧缺,下列获取纯净饮用水的方法和应用的地理原理连线正确的是                                  
A.①—水汽蒸发B.②—水汽凝结
C.③—生物循环D.④—地质循环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甲地生活用水量大,说明水资源丰富;乙地生产用水量大,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用水量大,说明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乙省自治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低,所以乙省应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①是利用的植物蒸腾;②利用的水汽凝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于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根据资料完成各题:
小题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
小题2:拦蓄和利用雨水,主要可解决下列什么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目前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
①人口增加②浪费③水量减少④水体污染⑤水循环变慢⑥海洋水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⑤⑥D.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3%是淡水。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非洲B.亚洲大洋洲C.南美洲欧洲D.南美洲大洋洲
小题2: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 C.南美洲D.非洲
小题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B.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D.深层地下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关于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引起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河流径流量小,且水污染严重
③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④开发历史悠久,水资源渐趋枯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华北平原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过度抽取地下水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D.污染气体形成酸雨侵蚀地表
小题3: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B.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小题4:为缓和并解决华北地区供水紧张局面,我国启动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
A.引黄入津、引黄济青B.引滦入津、引滦入唐
C.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D.利用京杭运河故道把长江水引入华北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

材料二 《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历史记载:唐初以来,关中粮食不足供封建中央政府所需;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数。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也不见记载。如今,秦岭北麓的森林已荡然无存。
材料三 从遥远的太空看,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特别显眼,这样的点阵是依靠灌溉而形成的“圈圈农场”(如图所示)。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

(1)我国关中“众渠”与沙特“圈圈农场”的水源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10分)
(2)对比分析我国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与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20分)
(3)分析我国唐代以后渭水流量明显减少、航运不见记载的原因。(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