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小题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小题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小题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小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小题2: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甲是河北位于华北平原、乙是湖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二地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共同的特征就是雨热同期。选择B项。
小题2: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制约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湖南有色金属冶炼酸性气体排放较多,降水较多,形成酸雨现象严重。选择B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2)甲、乙二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所以共同的特征就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甲地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乙地酸性气体排放,降水较多,形成酸雨现象严重。
举一反三
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小题2:丙地可能是            (   )
A.天山B.秦岭C.大兴安岭D.阴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世界森林带分布示意图”回答第题

小题1:影响图中亚洲东部森林带由A→B→C→D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高度D.洋流
小题2:与甲地森林带类型相回的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成因为
A.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B.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C.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D.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题。

小题1: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小题2:若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的温差为28.80C,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3700米            B.4500米
C.5000米            D.2680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2分)
(2)③处的地貌类型是             ,其成因是             ,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丁附近是否可以建水库?     (填“是或否”),原因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沿海地区一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题。

小题1: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赤道低气压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