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

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小题2:丙地可能是            (   )
A.天山B.秦岭C.大兴安岭D.阴山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四地的山麓基带的自然带可判断,甲位于赤道附近;乙位于我国西北温带地区;丙位于亚热带地区;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甲地位于南半球,则热带草原草木凋零为当地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故越往北昼越长,则D项正确。
小题2:图示丙山脉的山麓植被,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判断丙地为我国温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即秦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山麓的植被类型进而判断山地的纬度位置,并能结合不同季节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进而判断全球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举一反三
读图。“世界森林带分布示意图”回答第题

小题1:影响图中亚洲东部森林带由A→B→C→D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高度D.洋流
小题2:与甲地森林带类型相回的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成因为
A.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B.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C.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D.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题。

小题1: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小题2:若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的温差为28.80C,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3700米            B.4500米
C.5000米            D.2680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2分)
(2)③处的地貌类型是             ,其成因是             ,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丁附近是否可以建水库?     (填“是或否”),原因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沿海地区一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题。

小题1: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赤道低气压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小题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小题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可能是甲地
①南坡为阳坡②北坡为阳坡③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④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A.①②B.①②③C.① ③④D.②③④
小题4: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