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1)濒临海洋: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2)

读下图,回答问题。(1)濒临海洋: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濒临海洋: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城市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核电站:⑤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省。
(4)矿产地: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
(5)图B中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_;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渤海  黄海  黄海  东海
(2)沈阳  大连  南京 杭州
(3)秦山核电站  浙江
(4)辽河油田  鞍山铁矿
(5)太湖平原  棉花 油菜
解析
此题通过两幅工业基地图中有关位置、工业中心、资源或能源等方面的对比填写,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别和分析有关地理事物的能力。
首先要通过两图轮廓特点确定出A、B分别表示哪个工业基地,然后再按要求做题。
(1)在填写濒临海洋时,要清楚有关海域的分界(比如黄海与东海以长江口北岸为界),同时看准图中代号位置。
(2)这四个城市都是主要的工业中心,填写时要注意借助海陆轮廓或同其他地理事物(如铁路线、河流等)的相关位置来确定城市名称。
(3)解答此题应知道我国目前建立的主要核电站:一个是浙江杭州湾北岸的秦山核电站,另一个是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显然此题答案是前一个。
(4)(5)题分别要联系前面学过的矿产资源和农业中种植业的有关知识。丰富的资源是工业基地发展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通过做这套训练题,我们不难发现,工业地理知识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如资源、农业、交通、人口、城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学生运用综合分析的观点,借助完整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才有助于这部分知识的系统掌握。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引导学生自觉地复习,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举一反三
读图5—2“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名称是:商品棉基础B——、D———;出口商品基地A———、C———
———;主要牧区E———、F———。
(2)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请用红笔在图中划出其主要分布地区的大致范围。
(3)图中字母G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 ,选建商品粮的基地的条件:①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②______________ 高;③________________大的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11个省(黑、吉、辽、冀、豫、苏、皖、赣、湘、鄂)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图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粮食生产的布局特点是        ,不属于这种布局优点的是  
A.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D.有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高效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____    。1993年,        __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__;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2)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产量逐年上升B.消费量趋于上升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凸显。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2003-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我国玉米批发价格表(表4)(单位:元/吨)
时间
2007年7月
2007年9月
2007年11月
2008年1月
价格
1460.73
1523.57
1516.72
1543.82

(1)图甲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__和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C.粮食播种面积减少D.农业结构调整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2003-2007年我国玉米生产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为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建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资料:见图1~3。

图1 耕地面积

图2 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增长
 
图3 新增粮食播种面积
资料显示,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新增粮食播种面积自2003年以来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资料中未显示,但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