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21亿。小题1:从图A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12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21亿。小题1:从图A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21亿。


小题1:从图A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从图B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小题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小题3:读“2010、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与排名”图,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                   ,转变为2010年的                    
试解释发生此变化的理由:                                                     
                                                                               。 
小题4: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
                                                                                 
                                                                                  
                                                                            。 
小题5: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
答案

小题1:A: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等);B:从乡村流向城市  (2分)
小题2:D(1分)
小题3:安徽、江苏、浙江    安徽、江苏、河南  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留在当地。 (3分)
小题4: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促进了人口流人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共3分,回答任意其中3点即可得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小题5: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共3分,回答任意其中3点即可得3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据图分析,图A表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图B表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从乡村流向城市。
小题2:现阶段引起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根据图回答,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安徽、江苏、浙江,转变为2010年的安徽、江苏、河南,发生此变化的理由: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留在当地。
小题4: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人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小题5: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有: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点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应该从迁入地和迁入地两个方面分析,同时还需要注意分别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
读图3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为(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 5,-64岁人口数)×100%]和图4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完成4-6题。

小题1:2010年的前1O年和后1O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A.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60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C.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D.60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小题2: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小题3:根据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特点,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方向是
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就业率
②完善养老体系;开发老年产品
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上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1)依据图7,分别说出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2分)
(2)说出图7、图8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北京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
(3)1948—1958年和1998—2008年是北京人口两个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分)
(4)说出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日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早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将突破三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读美国人口结构情况图,回答21—23题。

小题1: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
A.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呈负增长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D.人口死亡率低
小题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A.交通通达性提高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小题3: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在经历人口增长的工业国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均自然资源消费最多的国家
B.全球气候变暖的“功臣”
C.人均制造垃圾最多的国家
D.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美国不适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四小”经济区(带)基本情况(2007年数据)。

(1)四小经济区(带)中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所占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3分)
(2)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的面积及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        ,但第一产业的经济经济总产值确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
(6分)

(3)对于 “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有专家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提法的科学道理。(3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第 (4) 问。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4)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