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该地服役军人多
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小题3: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现代科技B.劳动力C.交通D.市场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该州轮廓范围可以判断图示为美国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该州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口集中在纬度较低,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气候相对温暖的A市,而且A市地处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该地纬度较高,不易出现飓风,所以不必考虑飓风带来的灾害侵袭,故答案选A。
小题2:读图可以看出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的突出特征是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女性的年龄结构符合自然变化特征,分析原因应该是大量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女性变化符合自然变化特征,没有明显的迁入现象,故答案C错误,分析选项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既需要男性劳动力也需要女性劳动力,即使是只需要大量男性劳动力的工业迁入,往往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有部分女性迁入,使男女性别相差不会太大,故答案A不合理,服役军人是青壮年男性集中迁入的现象,而且不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缩小男女性别差距,造成该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表现为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所以说其原因可能是该地服役军人多,故答案选B,夏季到该地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引起人口性别比例变化,答案D错误。
小题3:读图可以看出该国是美国,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采茶业没有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使得该国成为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故答案选B。
举一反三
读我国2007年省际迁入人口、迁出人口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概况是
A.东南沿海各省份迁入人口均多于其他各省份
B.迁出人口主要来自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
C.净迁入地区全部分布在沿海省份
D.北方、西北地区总迁移人口普遍多于南方和青藏地区
小题2: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A.缓解了粤、京、沪等地的人地矛盾
B.扩大了川、豫等省区同沿海省区的经济差距
C.造成了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现象
D.加大了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压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小题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升级和转移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城镇房价增长快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科学家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B.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
C.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D.高中毕业后到外省市上大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交通因素D.气候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主要是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