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

下图表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表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
小题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由中心区减少,郊区增大,表明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郊区有多个就业人口密度区,表明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就业人口密度区,多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表明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而南部集聚中心的多于北部,所以不会向北迁移。故选D。
小题2:图中显示就业集聚中心的变化,与就业比重大小无关;集聚中心位置受通达度与政策的影响;图中不能判断制造业是否属于资源密集型企业;而集聚中心位置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所以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故选B。
举一反三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水平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出现大量卫星城
小题2:若乙图箭头方向表示的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    )
A.位于旧城中心区B.位于远郊地区
C.位于新兴工业区D.位于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格中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有关等级最高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数目较多  ②城市数目较少
③城市相距较远  ④城市相距较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市化规划图”(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完成。

为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规划,该城市在2050年城市化水平计划控制在   (    )
A.60%左右B.70%左右C.80%左右D.90%左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阅读材料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 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建设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 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2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     处,并简析理由。(8分)
(3)结合阅读材料,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