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丙功能区是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小题2:该城市A.地域结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丙功能区是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小题2:该城市A.地域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丙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
小题2:该城市
A.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
B.最适宜在6-8km处设置绿化防护带
C.4-6km处为工业集聚中心
D.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
小题3:甲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口数量变化是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住宅区是城市用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读图,根据曲线分布情况,甲分布面积最大,所以甲为住宅用地。在城市的郊区,工业区布局面积要比商业区的用地面积大,在市中心区商业区的用地面积要比工业用地面积大,所以丙是商业用地,乙是工业用地。C对。A、B、D错。
小题2:根据各功能区距市中心的距离分析,图示城市各功能区由内向外扩散,其结构比较接近同心圆模式。A对。绿化防护带适宜设置在住宅区与工业区的过渡地带,读图可知,最适宜设置在8-10km之间,这段距离中住宅区面积减小,工业区在增加,是过渡地带,B错。工业分布面积最多处在6-12公里之间,C错。商业用地面积在6-8km之间呈增加趋势,D错。
小题3:结合前面分析,甲为住宅区,住宅区夜间人口数量最多,白天由于出行导致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所以B对。A、C、D错。
举一反三
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3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是同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12 000人、城北区有19 000人、城南区有15 000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阅读资料回答小题。

小题1:在GIS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的人口为                                       (  )。
A.2 500人B.3 450人
C.4 500人D.3 000人
小题2:某超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  )。
A.10B.6C.13D.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B.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C.外来人口迁入D.逆城市化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分别表考2001年和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①购买家用电器出行距离变化最大 ②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提升
③城市功能分区明显 ④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小题2:据图可以判断芜湖市
A.规模等级下降B.基础设施改善
C.服务范围缩小D.矿产资源增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城乡规划】读某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市1950年城市空间形态为   。从1980年建成区范围看,城市主要向   (方向)扩展,主要原因是   。(3分)
(2)A、B两地,   更适合建立高新技术区,其理由是   。(5分)
(3)试评价图中商业圈布局的区位条件。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A.制糖厂B.钢铁厂C.可口可乐生产厂D.电子装配厂
小题2: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B.较高的科技
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D.优美的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