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小题2

该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小题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该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和学生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这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建设后,绿地减少,为水泥、柏油等不透水地表所取代,降水后雨水多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或从下水道排走,下渗的雨水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少。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2:由于城市建设后,不透水的水泥路面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来的植被地面,从而使下渗减少,则地面径流则大大增加。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城市化率超过88%。目前,上海市的城市发展在不断向郊区扩张。下图为上海市新区规划图。
(1)在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明显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分析其原因。
(2)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结合上海市的实际,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1问题。

小题1: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C.cD.d
小题2: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D.经济规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燕郊虽不是北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卫星城,但它客观上起到卫星城的作用,甚至比北京现在的某些卫星城更具发展优势和潜力。读图,回答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燕郊开发区的作用可能是
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B.增加北京市区人口密度
C.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D.扩展京津市区的功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上海市无论从市区人口数,还是从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它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上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自1952~1990年增长了23.5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上海市的人口规模也在扩大,1992年的人口比1949年人口增加了350多万,比1980年增加了182万。由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市。就是这样,上海市还面临着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因此,它决定建立浦东新区、改造老区来解决严重的城市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详细说明)。
(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因素。
(3)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业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