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测,2011年大气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继续创出新高,达到工业革命前的140%。其主要原因是①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③发达国家产业升

根据观测,2011年大气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继续创出新高,达到工业革命前的140%。其主要原因是①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③发达国家产业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观测,2011年大气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继续创出新高,达到工业革命前的140%。其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③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为主 ④可固定二氧化碳的沉积作用减弱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主要是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排放的废气多,①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林地、草地面积减小,城市、交通等建设占地多,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②对。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为主,排放的废气应减少,③错。可固定二氧化碳的沉积作用主要是海相沉积,全球变暖,海洋面积会增大,海相沉积作用不会减弱,④错。
举一反三
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最可能原因是
A.年降水量增大B.排水设施落后
C.台风灾害频繁D.城市人口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广西沿海某县1990年~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县林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表明
A.农业产值比重上升B.服务业人口减少
C.城市化进程加快D.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11日深圳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平均累计降雨226毫米,暴雨期间,2500辆汽车被淹,约50处片区发生内涝,组团到深圳“看海”被网友竞相调侃。“暴雨致涝”问题再一次把公众舆论聚焦在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身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次内涝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A.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B.城市空气尘埃多,增加暴雨形成几率
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下渗能力弱。
小题2:面对城市内涝,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整治河道和排水管网
B.增加城市用水,防止雨水过多
C.增加排涝设施和调蓄能力
D.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小题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出现了“民工荒”,其主要原因是
A.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
B.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西部、东北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大量劳动力
C.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萧条,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D.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工数量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是(  )
①摇号买车 ②单双号限行 ③积极乘坐公共交通设施 ④合理规划交通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小题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