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

(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分)
材料三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0C,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0C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8分)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12分)
答案

(1)棉花种植业的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10分)
(2)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4分)受西风带和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4分)
(3)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原料(棉花)供应充足;(2分)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棉布进出口运输(3分)
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影响农业的区位角度来分析。从材料中来提取答案,材料一中有“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岁输木棉十万匹、改造织机、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等,说明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有棉花种植业的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2)从英国的气候特征和棉花生长条件来分析。看图中英国的位置和伯明翰气候资料,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和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气温偏低,光照不足。看材料有“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0C,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0C以上,光照充足。”说明棉花需要光热充足,尤其是光照。显然英国种植棉花的气候条件并不理想。
3)利用工业发展区位因素的原理来分析发展优势,从技术、市场、原料等方面来分析。看材料二有“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说明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意味着市场需求量大,“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说明原料(棉花)供应充足。英国属岛国,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棉布进出口运输。
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地和原料地,相距遥远,棉花及成品运输量大,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举一反三
从自然条件考虑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可借鉴该国农业发展经验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乙
该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问题。
家作物
生长期平均气温(℃)
≥10℃积温(℃)
降水量(mm)
日照时数(小时)

18~30
>3 500
>600
>800

20~30
>3 500
350~1 000
>2 000

15~18
>1 600
200~500
>800

20~30
>8 000
>1 500
>2 000
小题1: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足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D.光照条件不足

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
A.饲料供应和市场B.土地灌溉和地形
C.饮食习惯和政策D.农业机械和政策

乌恰县一户牧民的转场路线,这4个牧场都在玉奇塔什草原及周边范围内,它们都位于不同高度上。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户牧民家的转场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市场
小题2:4个牧场中位于海拔最高的是
A.乌鲁克恰提乡草原牧场B.阿热克托热克草原牧场
C.喀什喀苏草原牧场D.硕热克草原牧场
小题3:从玉奇塔什草原的地理位置看,距离下列国家最近的是
A.哈萨克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D.巴基斯坦

近几年,山东、河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
小题2:影响山东、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利B.市场需求C.气候条件好D.土壤肥沃
小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