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6分)指出左图中甲阴影区与右图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1)农业结构:甲区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6分)指出左图中甲阴影区与右图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1)农业结构:甲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6分)
指出左图中甲阴影区与右图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1)农业结构:甲区              ,乙区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             ,乙区               
答案

(1)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2分)
(2)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4分)
解析

(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种植业为主。
(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对农业的影响。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农产品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
B.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是政府政策
C.自然因素对工业的影响较农业小
D.自然对商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粗放农业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是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扩大土地面积
C.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
D.投入较多的劳动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适应性强,在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下,也可以种植并获得一定的产量。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与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1) 指出我国马玲薯分布面积的比重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2) 指出马铃薯优势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结合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其形成原因。(9分)马铃薯的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3) 结合表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马铃薯的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任选其一完成表2内容。(8分)
表1 :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情况比较

表2:(在答题纸表中作答)

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4) 简述该协议的实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5) 依据“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的主要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小题2:图示区域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缺乏市场信息及市场联系,交通运输不便 ②商品生产落后,农业技术落后 ③水源不充足 ④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①②两国分别是                    
(2)A河流是          ,该河的最长支流在北部邻国的名称是            ,流入①国后称为              
(3)A河流出现汛期时,②国的草类          (茂盛、枯黄),①国南部海洋海水向
流,洋流呈          时针流动。
(4)①②两国均是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之一,①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等,②国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国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