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比较两国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6分)相似点: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比较两国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6分)相似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比较两国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6分)
相似点:                                                                
不同点:                                                                       
                                             
(2)你认为辽中南工业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3分)
                                                                       
(3)借鉴鲁尔区整治经验,请你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献计献策(至少3点)。(3分)
                                                  
答案
(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 市场广阔 (3点即可)
不同点:辽中南临海,鲁尔区没有;辽中南有丰富的铁矿和石油,鲁尔区没有  辽中南海运便利,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辽中南劳力资源丰富,鲁尔区科技水平高。(3点即可)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世界钢铁产量过剩;新技术的冲击或科技落后。(3点即可)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发展现代交通。(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著名工业区的比较分析。(1)从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业基础等角度比较两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2)借鉴鲁尔区工业衰退的原因分析。(3)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措施。
举一反三
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

(1)A地是世界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区位条件。
(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填地名),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叶,德国鲁尔区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工业区。但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繁荣后,曾走向衰落。后在20世纪60年代经过整治,经济再度繁荣。完成问题:
小题1: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A.充足的铁矿资源B.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D.丰富的煤炭资源
小题2: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新技术革命的冲击B.生产结构单一,工业部门少
C.世界性钢铁过剩D.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小题3:以下属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的是 
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②钢铁工业向东、南布局
③引进了技术精良的大型石化企业
④区内建立数所高等院校
⑤减少了铁路交通建设,采用网上销售
⑥控制排污,植树造林,优化环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②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从投入多少看,④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密集型农业;其中③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该农业区形成区位条件是                                 
(2)字母A、B、C、D代表世界著名工业区,其中B区是  (填工业区名称),该地区         资源丰富,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C工业区的主导部门是       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西三角”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可称为“新西三角”、“西三角”,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宁)兰(州)银(川)城市群。
材料二:“西三角”地区地形示意图。

(1)简要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原因。(6分)
(2)对比重庆、西安的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其经济持续下滑,但“硅谷”经济保持了较强的走势,主要原因是
A.电子产品供不应求产销两旺B.产业结构及时调整,受市场冲击小
C.军事订货猛增D.远离事发地,生产未受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