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据此回答28—30题。小题1: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A.濒临海洋,受季风影响明显B.人口稀少C.海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据此回答28—30题。 小题1: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A.濒临海洋,受季风影响明显 | B.人口稀少 | C.海拔较高,北有高山分布 | D.地势低平 | 小题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 小题3:关于能源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 | 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 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 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云南地区纬度较低,冬季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又受高山阻挡,所以冬季无严寒;该地区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所以夏季无酷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的目的是减小坡度,减小工程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18世纪中期以前,工业革命以前,煤炭的消费量低,在能源消耗结构中比重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
举一反三
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关系,错误叙述是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 |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 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 D.我国的城市大部分在第三级阶梯上,第一阶梯上的城市很少 |
|
材料: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成都、西宁到拉萨对开3列旅客列车。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独有的旅游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一旅行团从成都出发乘火车到西藏旅游,所经过的铁路线除青藏铁路外,还有 铁路。(2分) (2)北京至拉萨首辆旅客列车7月1日21: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6分钟,到达拉萨时见到的景象是 (填字母);并解释原因。(8分) |
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 B.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 C.山地地区修建交通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
|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①地震 ②水土流失 ③冻土④滑坡、泥石流 ⑤暴雨小题2:为减轻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彻底杜绝地质灾害 | B.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居 | C.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 D.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 |
|
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 小题2:该聚落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