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
小题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②湿热的气候
B.①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组将居住建筑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小题1:根据三地民居的结构形态,尤其是房屋的屋顶和气候的对应关系,结合选项容易确定①图为窑洞,对应陕北民居;②图中的屋顶较陡,对应降水较丰富的云南地区;③为蒙古包,属于典型的内蒙古民居。
小题2:A、D项中,②民居的屋顶比较尖,反映出云南气候降水充沛,既湿热的气候A项正确;云南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湿润,D项错误。
B项①位于陕北,气温年较差大,但是,仍然位于季风气候区,故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本选项错误。
C项③为内蒙古民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本选项错误。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形成的典型房屋建筑。
点评:
1题通过形象的景观图片,展现出不同地区房屋的结构特点,从而推断地理环境的不同特点。
2题考查了不同气候区的气候特征,需要学生对气温和降水两大特征较为熟悉。
举一反三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C.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
D.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热带岛屿。2010年国务院提出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图为其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海南铁路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保护中部生态区B.便于旅游观光
C.受地形因素影响D.加强区域间联系
小题2:海南南部未来的开发方向是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B.开发热带海岛观光
C.大力发展造船工业D.发展水产养殖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大小)。读图回答题。

小题1: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
C.植被条件 D.地质条件
小题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③②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D.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甲、乙分别是我国华北、西北两区域航拍地面图,请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小题1:图甲是当地的人文景观之一。产生这一景观是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中_______的结果。
A.气候B.水文C.地貌D.土壤
小题2:图乙景观反映了当地
A.具有较湿润的气候
B.流水作用较强烈
C.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D.野生植物的叶子一般具细小的特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