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小题。小题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小题。小题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小题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0℃等温线向北移动,因此答案为D项。
小题2: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根据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在0℃以下,乙在0℃以上),因纬度基本相同,所以甲地海拔高,两地冬季平均气温都趋于上升。
举一反三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小题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幅员辽阔,下面四图及区域景观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甲――同一时代,我国东、西部不同民居
B.乙――同一季节,我国南、北方不同衣着
C.丙――同一时刻,我国东、西部不同景象
D.丁――同处于平原,我国东、西部不同耕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下列问题。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小题1: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D.抗蚀能力
小题2: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
上图所示L城是我国的“水晶之乡”,有“花果山”、“水帘洞”、“玉女峰”等著名旅游景点,近年来还新建了水晶展销市场,成为全国的水晶集散地。
小题3:近年L城接待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请据材料判断,这最主要是由于L城
A.优化了景区功能分区B.增加了景观文化内涵
C.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D.突出了旅游资源特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资源
人口数量
耕地资源
东北
5.56%
8.76%
16.97%

46.44%
19.55%
14.44%

33.72%
38.64%
25.1%

6.14%
26.02%
31.9%

8.14%
7.03%
11.9%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小题2: 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