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贵州地形图”、“2011年贵州形象标识”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3分)“贵州形象标识”以大写意的手法,将遍

读下图“贵州地形图”、“2011年贵州形象标识”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3分)“贵州形象标识”以大写意的手法,将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贵州地形图”、“2011年贵州形象标识”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3分)
“贵州形象标识”以大写意的手法,将遍布贵州各地的奇山异水、独特的酒文化、丰富的民族风情、名胜古迹都形象地概括在两个汉字当中。
(2)对贵州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并指出其开发的限制性条件。(4分)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3)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并说出与之相关联的三种自然灾害。(8分)
答案

(1)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形广布(地表崎岖)。(3分)
(2)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具特色),价值突出(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高),地域组合状况好。(3分)  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1分)
(3)自然原因:降水丰沛、集中(气候暖湿);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3分)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樵采)、不合理耕作方式(过度开垦)、工矿建设等。(任选两项,2分)  关联性灾害:滑坡、泥石流、山洪、旱灾。(任选三项,3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考查学生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特征主要对海拔高低、地势起伏、主要地形类等,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图中显示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崎岖不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资源本身的评价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体育价值等),丰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等。贵州各地的奇山异水、独特的酒文化、丰富的民族风情、名胜古迹表明旅游资源丰富,奇山异水喀斯特地貌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名胜古迹就有历史文化价值等,不同的地方资源类型不同,如赤水的红色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安顺的喀斯特地貌、黔东南的民族风情等,环境容量大。但贵州地处偏远的西南内陆地区,地势起伏大,崎岖不平,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尤其交通,远离消费市场,旅游业受限制。
(3)石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虽然地处湿润区,但由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资源有限;在不合理的开发中,不断的破坏植被,滥砍乱伐,过度的开垦,不合理的工矿开发,水土流失严重,肥力大量流失,土壤贫瘠,土地退化,荒漠化不断扩展。
石漠化的产生是因为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上地势起伏大,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植被的破坏,荒漠化的扩展,调节气候的功能不断减弱,降水变化大,造成旱涝灾害频发。
举一反三
(26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厦门是福建省最大的港口,沿海自然海岸主要为基岩海岸(山地性海岸),其外围 25千米左右散布着大小金门岛、大担岛等多个岛屿。
(1)依据年降水量线的分布分析该地地形特点λ (8分)
(2)简述福建省农业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6分)
(3)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东南沿海地区农业生产调整和发展方向。(8分)
(4)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厦门港主要有利自然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⑴~⑶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地图。

材料二: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材料三:图示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种植业年产小麦、玉米等粮食100万吨。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
⑴简析图示区域“雪山、碧水、草原、沙漠”景观的地理条件。(6分)
⑵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自然条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12分)
⑶该区域工业也极具特色,请列举该地区典型的两类工业部门,并选其中一类工业说明其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左图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略图,右图是出口状况统计图表。

材料二: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大量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我国在减少出口的同时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
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分离纯度可达到99.9999%,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已由初级产品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1)读左图,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南北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中,轻稀土主要集中________等(省区),重稀土主要集中在________。(6分)
(2)在资源性质上稀土属于________资源;限制稀土原料大量出口将导致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出现________现象;我国减少稀土原料出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6分)
(3)读右图,2002—2007年我国稀土出口量和创汇量变化特点是什么?(4分)
出口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汇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2005年始,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少而创汇量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什么?试提出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左图、右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小题2: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A.甲—乳制品加工B.乙—水产品加工
C.丙—木材加工D.丁—奶牛养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