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左图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略图,右图是出口状况统计图表。材料二: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左图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略图,右图是出口状况统计图表。材料二: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左图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略图,右图是出口状况统计图表。

材料二: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大量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我国在减少出口的同时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
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分离纯度可达到99.9999%,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已由初级产品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1)读左图,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南北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中,轻稀土主要集中________等(省区),重稀土主要集中在________。(6分)
(2)在资源性质上稀土属于________资源;限制稀土原料大量出口将导致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出现________现象;我国减少稀土原料出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6分)
(3)读右图,2002—2007年我国稀土出口量和创汇量变化特点是什么?(4分)
出口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汇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2005年始,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少而创汇量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什么?试提出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12分)
答案

(1)(6分)分布不均(北多南少)(2分);内蒙古、山东、四川(写出任一个得2分);南方七省(南方地区)(2分);
(2)(6分)不可再生(2分);减产(破产)(2分);资源总量(占世界比例)不断减少(2分)
(3)(4分)出口量呈先升后降、2007年起逐步减少状态(波动变化)(2分);
创汇量则逐年不断上升状态(2分)。
(4)(12分)主要原因: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分);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2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逐年上升。(2分)
措施:通过政策法规保护我国有限的稀土资源;进一步调整我国稀土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和深加工发展;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等。(其他答案若合理也可得分,每点2分,总分不能超过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我国稀土在北方占比重约83﹪,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南方占比重少,所以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结合图例,可以看到,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东、四川等省。重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南方地区)。
(2)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限制出口的措施,不是禁止,主要环保、开采、运输等方面提高标准,从而使粗放开采,初加工这些低附加值企业利润减少,不能维持生产,所以这类企业会出现减产(破产)现象。
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开采完的时候。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大量低价出口,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源总量(占世界比例)不断减少,美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却不开采或少量开采。
(3)我国最初依靠粗放开采出口,严重破坏了环境,后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改为限制山口量,所以出口量先升后降。、2007年起逐步减少状态(波动变化)。
在减少出口量的同时,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所以创汇量则逐年不断上升状态。
(4)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可知,出口量减少,但稀土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逐年上升。所以创汇量增加。
措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依法保护我国有限的稀土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稀土的产业结构,限制或禁止粗放开采,不断发展高新技术,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资源要注意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等。
举一反三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左图、右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小题2: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A.甲—乳制品加工B.乙—水产品加工
C.丙—木材加工D.丁—奶牛养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南宁的降水特征及原因。(10分)
(2)分析广西西部冬春季节易发生旱灾的自然原因。(6分)
(3)在a—b与c—d河段中任选一个,指出人类对其利用的主要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
(4)说明广西电力开发与输出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5)简述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有利条件。(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海南岛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6分)
崖城是海南大型冬季蔬菜产地之一,距三亚市区45千米,地处宁远河出海口的冲积平原 上,是三亚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
(2)分析崖城冬季蔬菜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海南是全国重要的冬季蔬菜北运基地。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海南运进北京的蔬 菜达72万吨。
(3)从资源调配的角度,说明“南蔬北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
(4)台风在海南岛登陆频率高,简述台风的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8分)
海南省除了海南岛和其他众多岛屿以外,还有广阔的海域,海洋生物、渔业、油气等资源丰富
(5)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提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建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涌潮是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的现象。钱塘江潮涌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涌潮”,下图中观测的最佳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