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图,完成题。小

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图,完成题。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图,完成题。

小题1: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
A.长度约300kmB.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小题2: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长度等于距离比×兰州到入海口长度(0.22×2960千米),大约500多千米;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秋末春初有结冰期,会发生凌汛现象;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下游(黄土高原地区);流经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正确答案选B。
小题2:由图中高度比率可以判断,宜昌以东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80%,水能资源丰富。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能熟练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于熟练解题。
举一反三
读图表,回答题。

表3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小题1:下列关于图1所示区域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主要位于长江流域的江西省B.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C.图中湖泊是鄱阳湖D.该区域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下列关于M地叙述正确的是:
A.M地为平原、丘陵地区
B.M地区耕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C.M地区R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D.M地区R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变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来了中华文明。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 km,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 km,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
(1)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害河”,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2)黄河“小水含大沙”,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现象,主要分布于哪些河段?
(4)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哪些作用?
(5)面对黄河中下游的问题,除了修建水利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治理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两大商品棉生产基地与两城市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集中产区,甲基地主要呈点状分布在________地带,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在________地区。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
比较甲、乙两商品棉基地气候的异同点
项目
甲基地
乙基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温州诊断)图中直线示意的国界,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