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图Ⅰ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

阅读图文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图Ⅰ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图文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图Ⅰ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图Ⅱ 为我国云南省河流、矿产、铁路分布图

(1)分析图Ⅰ所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3分)
(2)推断图Ⅰ所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并简述图Ⅱ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5分)
(3)举例说出两图所示地区相同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及其表现)(2分)
答案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1分);(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1分);(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1分)。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2分);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1分)并列分布;(1分)落差大;流域面积狭小。(1分)
(3)地壳运动:多褶皱山、地震频繁;(1分)岩浆活动:有火山分布、有色金属丰富(1分);变质作用:有大理岩(或变质岩)分布(1分)(答对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图Ⅰ的经纬度信息,判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布和洋流影响等方面分析该沙漠的形成原因。(2)图Ⅰ为沙漠地区,地表水资源少,但地下水丰富,且附近有高山,故有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系特征应从河流流向、河道弯曲程度、流域面积和支流分布等特征分析,注意结合图示区域的实际分析。(3)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结合两地的具体实际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经纬度位置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掌握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分析角度和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注意结合区域实际分析。
举一反三
尊重自然、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1)~(3)小题。(10分)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3分)
(2)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
(3)A、B所在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生态工程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图中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的汛期只在夏季B.该河四季均可通航
C.该河不可能出现凌汛D.该河上附近有该地区最大的城市
小题2:有关Q地山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代表性的植被是寒温带针叶林
B.该地植被中以落叶松为主
C.该地寒冷的气候对林木生长十分不利
D.该地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
小题3:S平原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A.降水条件B.热量条件C.土壤条件D.光照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结合图,回答题。

小题1:甲图a、b、c、d四处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
A.aB.bC.cD.d
小题2:我国钓鱼岛的海底地形属于
A.洋盆B.海岭C.大陆坡D.大陆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小题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小题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区域特征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D.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
小题2: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冰川覆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