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构成比例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

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构成比例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构成比例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材料2: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蔗糖、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粮、药材等。
(1)阅读材料1,描述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增加值构成变化的特点。(3分)
(2)阅读材料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4)简述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分)
答案
(1)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增长;传统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减少;潜力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长趋势。
(2)变化:农业产品结构从以粮食作物为主转化为以经济作物为主;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增加);农产品出现地域专营(或出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3)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劳动力资源丰富;著名的侨乡之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沿海交通便利。
(4) 大量占用耕地;城市和工业高度密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居住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多,社会治安压力大等)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直接从材料1的表格资料分析其产业增加值的变化。(2)从材料2反映1980年以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而1980年以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经济作物为主,种植结构多样化。(3)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4)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交通、住房、就业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图中地形区名称及所属温度带分别是;(4分)
A.四川盆地,亚热带B.塔里木盆地,暖温带
C.准噶尔盆地,中温带D.柴达木盆地,高寒地带
(2) 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和我国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海湖整体水位持续下降,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近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2年,青海湖水位上涨54厘米。随着水位上升,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比2008年增加了132平方千米。
(1)简述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该区域气温日、年较差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近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表1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2555
0

(1)依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确定,该流域所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2分)
(2)据表1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4分)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4分)
(4)针对该流域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的措施。(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
小题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小题3:该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搭载着我国首位女宇航员的神舟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西昌(约28°N,102°E)、酒泉(约40°N,99°E)、太原(约38°N,112°E)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据此判断问题。
小题1:三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①酒泉、西昌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②太原、酒泉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③西昌、太原分别位于横断山脉、黄土高原
④西昌、酒泉共同位于四川盆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
小题2:三地的气候相比较
① 西昌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② 酒泉的年降水量最少
③ 西昌的年雨日最少           ④ 太原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