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密度分布图

(1)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新能源的共同优点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密度在沿海最集中的原因?(12分)
答案

(1)(8分)资源丰富,可再生,可供人类永续利用,清洁,分布广(8分)。
(2)(共12分)沿海地区位于海陆过渡地带,海陆热力差异的过渡地带,气压差大、风力大(2分);受夏季风的影响(2分);海洋表面平坦摩擦力小(2分);位于夏秋季节台风登陆的前沿(2分);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加大了风速(2分)。(共12分)
解析

(1)本题考新资源的优点。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合理使用,可以永续利用;都是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小;分布地区广。
(2)根据图示,我国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我国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和高原地区。沿海地区位于海陆过渡地带,海陆热力差异的过渡地带,气压差大、风力大;受夏季风的影响;海洋表面平坦摩擦力小;位于夏秋季节台风登陆的前沿;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加大了风速。
举一反三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_。(2分)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4分)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与C的界线大致是(   )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D.50毫米等降水量线
小题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   )
A.地貌与气候        B.水文与土壤
C.植被与水文         D.社会经济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读华北附近地区图,回答问题:

(1)铁路名称:(2分)A_________线,   B_________线。
(2)图中①②附近为我国著名的________工业基地。其发展的优势是: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5分)
(3)B地区附近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尤其是在____季最突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因素和不利自然因素是什么?(4分)
有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相比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有哪些共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甲“我国110oE以东地区降水分布图”及图乙“中国雨涝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两幅图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多涝区集中分布在北方平原地区,南方丘陵地区涝灾较轻
B.我国少涝区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
C.图甲中6月份多雨中心出现在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
D.我国雨涝区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季节多,南方雨涝比北方短
小题2:下列有关图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A位于温带季风区,B位于亚热带季风区,且两地都是以平原地形为主
B.图乙中A地区河流流量小,结冰期长,B地区河流流量大,结冰期短
C.①地区土地盐碱化较②地区严重,②地区水土流失较,①地区严重
D.②地区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火害多发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疆局部图。读图回答。

(1)描述图中交通线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描述图示区域的河流特征。(8分)
(3)1995年以来,新疆先后修建了塔中线和217线两条沙漠公路,这两条公路单位距离维护成本较高的是哪一条线?其线路走向的主导区位因素有何差异?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