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6年3月21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5米高的电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其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3~5题。北京时间11:3011:3511:4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6年3月21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5米高的电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其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3~5题。北京时间11:3011:3511:4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6年3月21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5米高的电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其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3~5题。
北京时间
11:30
11:35
11:40
11:45
11:50
11.55
12:00
12:05
影长(米)
5.3
5.1
5
5.1
5.3
5.5
5.6
5.7
小题1:该校的地理位置是
A.60°N、125°EB.30°N、115°E
C.45°N、125°ED.45°N、115°E
小题2:该学校位于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准噶尔盆地
小题3:该地区治理土壤肥力下降的最有效办法是
A.增施熟石灰B.加大化肥使用量C.秸秆还田D.深耕底土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小题1:该处地方时12时的时刻北京时间是11:40,比北京时间早20分钟,经度应该是125°E。3月21日这一天正午,该地电杆长度与影长相等,正午太阳高度是45°,其纬度应该是45°N。
小题2:由上题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学校位于东北平原。
小题3:该地区的土壤是黑土,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的最有效的措施。
举一反三
读“我国沿109°E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2分)
(2)从植被类型看,C为                 ,D为               ;从代表性粮食作物看,C为              ,D为              ;从代表性水果看,C为          ,D为                 。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A河所在省是             ,B点所在省是                。 
(4)E处生态环境的最大问题是             ,地形的成因是                ,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经济地带是             
(2)下列三大地带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包括省、市、自治区数:东部>中部>西部
B.面积:西部>中部>东部
C.人口:东部>中部>西部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西部>东部>中部
(3)结合东部地带的资金,科技实力和中西部地带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今后可逐步由东向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分界线
下列地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华北平原B.江汉平原C.松嫩平原D.四川盆地
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