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材料三: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产出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①______与②______自然地理分界线。小麦和水稻作物的分界线是③_______。
(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①________;2008年,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②________。
(3)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于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能值逐渐降低,而③______________能值在农业生产投入巾占绝对比重。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④________能源转化而来。
(4)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2000年相比,2008年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_____(低或高),请分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南方(亚热带气候、植被、土壤等);北方(暖温带);淮河
(2)土壤;生产技术(机械)
(3)可更新自然资源;可更新有机能;不可更新工业辅助;石油
(4)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用于棉花生长,7、8月伏旱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割。
(5)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污染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大量使用机械化,破坏耕地土质,加剧水土流失。
举一反三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__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B.“三江”指长江、黄河、珠江
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
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
A.植被和气候
B.气候和地貌
C.地貌和水文
D.土壤和植被
题型:北京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示I、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2、有关I、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原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题型:0125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