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甲市政府提出了在非耕地(戈壁石滩)上建

(25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甲市政府提出了在非耕地(戈壁石滩)上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甲市政府提出了在非耕地(戈壁石滩)上建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葡萄(元旦、春节上市)。

(1)简析 “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8分)
(2)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
(3)阐述甲市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葡萄的有利条件。(9分)
答案

(1)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2分);有众多海拔超过5000m的高山,夏季气温低于0℃,有冰川分布,形成雪山景观(2分);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2分),河流沿线绿洲(草原)广布(2分)。
(2)导致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危害频发;(2分)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2分)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沙漠化面积扩大。(2分)     
(3)多晴天,光照充足;(2分)戈壁石滩等未利用土地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或土地成本低);(2分)有铁路和国道等经过,交通便利,便于瓜果的外运;(2分)春节上市,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力强;(2分)非耕地远离居住区和工业区,环境洁净,葡萄质量好。(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中可知,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形成沙漠;有很多海拔较高的山脉,夏季气温低,山顶上有冰川分布,形成雪山景观;因为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发育成河湖,形成碧水、草原景观。
(2)上游河流来水减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风沙频繁,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等。
(3)发展反季节葡萄有利条件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来分析。
举一反三
读我国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较高不是冬小麦主产区
B.地处高寒地区所以不是冬小麦产区
C.农业技术水平低,不是冬小麦产区
D.积温高,是冬小麦产区
小题2: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
小题3: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铁路沿线示意图,近年来,在该铁路东部地区频频发生雾霾天气。

材料二   雾是由大量在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的冰晶或者微小水滴、颗粒等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及灰尘等颗粒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漂浮在一定范围内,使大气变得混浊。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能减弱太阳紫外线并携带多种病菌。
(1)③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生产基地,像科迪汤圆、三元食品等均产自该地区,试分析该城市发展食品工业的有利条件。(3分)
(2)②③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试分析雾霾天气对人类带来的危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洋洲的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达37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西兰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广大   
②新西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③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多雾,日照少 
④新西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针对材料中我国乳业的情况,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继续保持新西兰居我国进口第一的势头
B.加大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加快构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
D.加强质量监控,提升监管水平,及时更新生鲜乳收购标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云南红河自治州元阳县的水稻梯田景观已有1 300多年历史,具有生产、生态、文化与极高的美学价值,已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备选地。下图是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
A.地形B.热量C.土壤D.种子
小题2: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荒漠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土流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些主要物产分布。

小题1:图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D.玉米、水稻
小题2: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小题3:图示南部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