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与能量B.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与能量B.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与能量
B.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
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矿产资源外,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资源不仅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还能够运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中有许多自然要素不是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过度使用,会影响再生,甚至导致枯竭;而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丰富,有的地区贫乏。故选C。
举一反三
(24分)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下图),范围包括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沿岸。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下图)

(1)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请说明原因。(6分)
(2)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面封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3)据材料二信息,描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的变化情况并简要说明区内外联系与协调发展的途径。(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道,吉林松原的某农民种了大半辈子地,对黑土地非常熟悉,这些年他发现黑土地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从地里抓了一把土说:“这地也‘上岁数’喽,地越来越没劲儿,土越来越硬啦。”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个图例分别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
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
小题2: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土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最合理途径为
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B.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专业化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  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
(1)分析M处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M处有时风力强劲,试分析M处风力强劲主要发生的季节及成因。(8分)
(3)据图乙分析PQ铁路沿线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及有利的区位条件。(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2014年02月0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联邦著名疗养胜地索契市举行。读世界某区域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基辅和索契两城市气候数据统计

材料二:乌克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享有“欧洲粮仓“的美称。据路透社报道称,中国计划在乌克兰购买300万公顷的农田,发展作物种植和养猪。如果这一投资最终成功,乌克兰将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简述中国在乌克兰投资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8分)
(2)比较分析索契和基辅的气温差异并说明索契成为俄罗斯著名疗养胜地的自然原因。(16分)
(3)分析第聂伯河径流量春季比夏季大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四个国家农业相关指标的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面积小B.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小
C.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低D.后备土地资源少
小题2:中国农业将来要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其意义在于
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    ②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
③提高农业复种指数              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